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发展成就 正文

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 为先行区建设赋能增势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1期 作者: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发布时间: 2021-06-13 | 打印 | 字号:TT

科技人员在推广小杂粮渗水地膜精准穴播技术.jpg

科技人员在推广小杂粮渗水地膜精准穴播技术

  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提出重点发展九个重点产业,支撑先行区建设。自治区科技厅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系统谋划,切实落实,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增添科技力量。

坚持系统谋划

强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

  加强政策支撑引领。经过认真调研,科技厅党组制定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九大重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需求,突出产业“四化”发展,提出实施产业高端化提升、绿色化改造、智能化升级、融合化发展等四大专项行动,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型平台、转化一批创新型成果,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加强创新高地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四项保障措施,为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行动。科技厅党组聚焦九个重点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在反复征求各产业包抓机制牵头部门意见基础上,分别研究制定了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把科研项目、科技成果、企业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团队等创新资源、要素一体化配置,统筹推进重点产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搭建、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构建开放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引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重点任务落实机制。为了把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厅党组研究建立了分管领导包抓、业务处室主抓、相关处室单位协同推进机制,构建了各处室与县区科技部门“结对子”共建工作机制。同时,把R&D投入强度、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全年科技创新指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市、县(区),引导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聚焦先行区建设,形成上下联动格局,以更大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科技厅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技术培训指导.jpg

科技厅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坚持需求导向

支撑引领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按照“围绕产业、聚焦瓶颈、重点突破”原则,组织实施科技研发项目,2020年以来集中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科技成果近500项。2021年,聚焦九个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超前部署自治区科技研发项目,实施产业技术攻关行动和种业科技创新行动。通过调研论证,提出了九个重点产业科技创新重点方向,聚焦资源深入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现代枸杞产业以新品种定向培育、生态调控枸杞栽培、病虫害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生产质量安全监测预警评估、质量溯源管控区块链技术应用、智能装备研发、功能性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全产业链技术标准等为重点。葡萄酒产业以优质抗逆抗寒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优质脱毒种苗高效繁育、区域特色精准高效标准化酿酒葡萄栽培调控及生产保障、多元化典型风格葡萄酒定向酿造、智能装备研发改制、智慧化葡萄园和智慧酒庄建设、生产废物利用等为重点。奶产业以优质高产奶牛种源培育、优质乳生产营养调控、疫病综合防控、生态绿色种养结合、质量控制智慧化管理、高端乳基配料产品制备工艺和高端乳制品开发等为重点。肉牛产业以肉牛新品种(系)培育、草畜一体化生态养殖、重大疫病快速诊断及健康养殖、牛肉保鲜储运与高值化产品开发、智能生产技术等为重点。滩羊产业以滩羊品种选育和新品系定向培育、种养一体化生态养殖、滩羊地方常发高发疫病快速筛查与防控监测预警、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及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及分级标准、滩羊质量控制和溯源监管等为重点。电子信息产业以智能终端、数据存储、物联互联、信息应用的创新发展为重点。新型材料产业以引领推动新材料向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为重点。绿色食品产业聚焦攻克关键技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转化先进技术成果,培育科技型企业,打造科技人才队伍,加快构建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产业聚焦清洁能源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与基础软件等领域短板,以引领发展配套装备制造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目前,新立项九个重点产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130项。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将引进转化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作为重中之重,提请自治区人大修订了自治区技术市场促进条例,提请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首批培育了4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30家科技中介示范机构,宁夏技术市场线上成交额突破1亿元,2020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34.5%。启动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支持县(区)大力引进转化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先进技术成果。

  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关于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的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开放创新之路。在巩固深化与北京市、上海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已有合作的基础上,2020年,又与广东、湖南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联合共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宁夏分院,推动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与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新建3个离岸孵化器,东西部科技合作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典型案例。科技扶贫东西部协作项目成效显著,特别是在中南部6县区推广小杂粮渗水地膜精准穴播技术,被科技部推荐至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向全国推介。

坚持长远发展

集聚科技创新力量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提高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提请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若干措施》,2020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家,新增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9家。2021年以来,聚焦产业“四化”发展,启动了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行动。围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实施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行动,以区市县协同联动,线上线下、区内区外、培训考察等多种形式,累计组织培训17场,参训企业人员达到2000人次。

  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力度。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加强高新区建设,吴忠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稳步推进,新培育了中宁、固原2家自治区高新区和吴忠、惠农2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新认定了3家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科技园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围绕提升各类主体特别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新组建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126家、“双创”载体18家,建成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正在建设中国枸杞研究院、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改革立项评审、资金配置、项目储备机制,推行企业科技项目“前引导、后支持”改革。推进“两头严、中间松”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实行“专家评审”与“主体赋分”相结合的立项评审机制。制定《宁夏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行动方案(2020—2025年)》,建立县域科技创新监测评价制度和竞进机制,激励和引导县域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层次。

  蓝图已擘画,目标已确定。自治区科技厅将围绕九个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加大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成果、培育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团队,支撑引领九个重点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为先进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李 旭


>>><<<
【作者】: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来源】:共产党人11期